昨天的常州日報在其頭版頭條發了一篇勸大家買房的分析性報道,大標題:我市目前已到購房好時機。記者分析了常州的和周邊省市的房地產市場,拿出了一堆數據,信心滿滿地告訴大家,房價已無下降空間,目前是購房好時機。有趣的是在這篇文章的下方,隔了一條新聞就是一篇房地產軟文廣告,標題也不小:讓夢想中的房子照進現實。
  這兩篇文章一個要買房,一個要賣房,頗有點相映成趣的味道。沒有比一個頭版頭條更能體現一個地方的意志了,這麼一篇文章,當它從經濟專刊的版面跑出來,占據了通常只有大事要事、領導人開會講話才有的版面位置時,總是讓人不免去小心揣測一下,這是什麼意思呢?
  任何一家媒體都有闡述自己觀點的權利,不管是借誰的口說的,它都代表了一種聲音。公眾可能贊同也可能反對,觀點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,對於一件還沒發生的事,預測總是存在風險的。
  中央對於房地產的政策是明確的,要求因城因地分類進行調控。或許,常州的房地產市場有其特殊情形,比如去化率低、積壓嚴重,的確到了非放開不可的地步,可是作為一家機關報,它的身份認同要遠比一家行業媒體要複雜得多,這不是某個小報的一家之言,而是一家黨報的振臂一呼。其分量就等同於背上報紙的聲譽和黨政機關的意志力在公開喊話。不管它是出於什麼樣的背景出爐的,公眾都會把它當成一種信號:政府要救市了。或者說,這種行為的本身就代表了一種行政意志,就代表了一種救市。這種迫不及待在房產調控的大背景,在社會普遍不希望房子再熱炒的當下顯得如此令人矚目。
  即使不考慮輿論反應的問題,也該考慮一下時機的問題。一兩年內可能是好時機,一二十年內就可能是壞時機,沒把握的事最好別乾,萬一未來房價跌了,那就不是好時機了,而是坑人了,怎麼向常州市民交代?
  哪怕押中了寶,又怎麼樣?你真以為所有人都在滿心期待著房價漲起來?你真以為當你把這個當喜訊告訴大家時都能得到一片掌聲?一些人的好事,另外一些人的惡夢,這是最好的時機,也是最壞的時機。房價是個民生話題,任何時候也別忘了高房價下還有中低收入群體,相對於高高在上的房價和捉襟見肘的錢包,所謂的時機只是另一段痛苦的開始。
  (原標題:好時機與壞時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hqjuhjsp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